
叶家祠






连队建党旧址——叶家祠
一、历史背景
1927年10月13日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江西宁冈来到湖南酃县(今炎陵县)的水口,这里群众基础好,反动势力较为薄弱,给疲惫不堪的部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。部队进入了秋收起义以来最长时间的休整。三湾改编时,毛泽东提出了要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,但一路行军作战,一直未能实施。在行军途中,毛泽东利用空隙时间,找战士们谈心,进行革命前途和信仰的教育,已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士兵积极分子。恰在此时,部队连续发生两起逃跑事件:被派到宁冈方向放哨的一排人,在排长的带领下,全部携枪逃走;师长余洒渡和三团团长苏先俊(改编前)出走。毛泽东感到,支部建在连上已是刻不容缓。
10月15日上午,毛泽东在住地桥头江家召开连以上党代表会议,在各营连党代表提名基础上,讨论通过了发展6名新党员。会后,党代表秘密通知新党员晚上在叶家祠举行入党宣誓。
15日晚,叶家祠阁楼里灯火通明,靠北墙边放一张四方桌,桌上放一盏马灯,压着两张下垂的红纸,一张写着C•C•P三个英文字母(代表中国共产党),一张写着入党誓词:牺牲个人,努力革命,阶级斗争,服从组织,严守秘密,永不叛党。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赖毅、陈士渠、李恒、鄢辉、欧阳健、刘炎等6名士兵骨干入党仪式。宣誓仪式结束后,毛泽东指示各连党代表抓紧发展党员,要象今天这样,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,尽快在各个连队建立党支部。当晚,党员最多的一营二连率先成立了党支部。随后,其他连也相继建立了党的支部。至此,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重要决策在水口得以实施。
二、基本情况
叶家祠位于炎陵县城南29公里的水口镇水南村,系清代江南民居建筑,坐南朝北,砖木结构,硬山顶,小青瓦屋面,屋脊由瓦叠堆而成,屋脊正中有一葫芦顶,屋脊两端稍稍翘起。
叶家祠建筑面积196.25㎡。中间为主体建筑,灰色墙面,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,大门门楣上悬挂当年在此入党宣誓、时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赖毅将军所题“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”匾额。进门大厅开辟了辅助陈列,陈列了部分照片和文物。门两侧各嵌大理石质标志说明碑。左右为侧屋、杂屋,比中间房屋略矮,均为白色墙面。左侧面阔一间,右侧由前后小厅屋、两间房和花池组成。后厅阁楼即当年毛泽东带领新党员宣誓的地方,复原陈列了当年的场景。
红色旅游
-
何孟雄故居
2016-08-08
一、历史背景何家大屋系晚清时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。1898年6月2日,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,著名的政治活动家,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早期北方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何孟雄出生在这里,并在这里度
-
万家大屋
2016-08-06
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(十都万家大屋)一、历史背景1931年3月2日,张云逸率红七军和酃县赤卫队取得了下坪战斗的胜利后,便开往水口。刚过水口,就传来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在团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前来迎
-
叶家祠
2016-08-06
连队建党旧址——叶家祠一、历史背景 1927年10月13日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江西宁冈来到湖南酃县(今炎陵县)的水口,这里群众基础好,反动势力较为薄弱,给疲惫不堪的部队提供
-
洣泉书院
2016-08-06
洣泉书院简介洣泉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,始建于宋嘉定年间,原名黄龙书院。乾隆十八年(1753年)由知县周仁魁重修,并拔官田充实经费,更名为烈山书院。嘉庆二年(1797年)酃县知县赵宗文增修斋舍
-
接龙桥
2016-08-06
炎陵接龙桥名称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:一种说法是湘山寺的和尚起的名字,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御赐(需请文化专家考证)。资料记载,第一次国内革命的接龙桥会战,而对于它的建造时间已无从得知。1928年
-
江家试馆
2016-08-06
旧址位于湖南省炎陵县县城东正街,始建年代不详,原为清代李良珍起的私人住宅,后由江姓宗族买下用作旅社。江家试馆坐北朝南,系晚清江南民居建筑形式,土木结构,阴阳合瓦顶、硬山顶屋面的两层楼房,面阔三间,进
-
朱家祠
2016-08-08
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——朱家祠一、历史背景1927年10月13日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宁冈经酃县(今炎陵县)十都来到水口,在这里进行了自秋收起义以来最长时间的休整和
-
八担丘
2016-08-08
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——八担丘 一、历史背景井冈山根据地创立初期,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,红军一面要打仗,一面又要筹粮饷。另一方面部队的组成成分也比较复杂,“三湾改编”后,部队主要是由原武汉警卫团
-
周家祠
2016-08-08
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——周家祠(含周南学校)一、历史背景1928年3月中旬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来到酃县中村,师部设在周家祠。3月19日,毛泽东、何挺颖在中村周南学校主持召开了师
-
朱毛首唔
2016-08-08
“朱毛”会面旧址万寿宫位于炎陵县十都镇东墟头,始建于清末,系江南商人集资兴建的集会经商场所,坐西朝东,砖木结构,分前中后三进:戏台、中厅、后厅,总建筑面积达535.5㎡。1928年4月24日,毛泽东、
-
桥头江家
2016-08-08
毛泽东旧居——桥头江家一、历史背景1927年10月13日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宁冈经酃县(今炎陵县)十都来到水口,在这里进行了自秋收起义以来最长时间的休整和训练。毛泽东住在水口墟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