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前海

全国统一查询热线400-004-8161

邮件:service@getyougo.com


叶家祠















连队建党旧址——叶家祠

一、历史背景
    1927年10月13日,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江西宁冈来到湖南酃县(今炎陵县)的水口,这里群众基础好,反动势力较为薄弱,给疲惫不堪的部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。部队进入了秋收起义以来最长时间的休整。三湾改编时,毛泽东提出了要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,但一路行军作战,一直未能实施。在行军途中,毛泽东利用空隙时间,找战士们谈心,进行革命前途和信仰的教育,已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工农出身的士兵积极分子。恰在此时,部队连续发生两起逃跑事件:被派到宁冈方向放哨的一排人,在排长的带领下,全部携枪逃走;师长余洒渡和三团团长苏先俊(改编前)出走。毛泽东感到,支部建在连上已是刻不容缓。
10月15日上午,毛泽东在住地桥头江家召开连以上党代表会议,在各营连党代表提名基础上,讨论通过了发展6名新党员。会后,党代表秘密通知新党员晚上在叶家祠举行入党宣誓。
15日晚,叶家祠阁楼里灯火通明,靠北墙边放一张四方桌,桌上放一盏马灯,压着两张下垂的红纸,一张写着C•C•P三个英文字母(代表中国共产党),一张写着入党誓词:牺牲个人,努力革命,阶级斗争,服从组织,严守秘密,永不叛党。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赖毅、陈士渠、李恒、鄢辉、欧阳健、刘炎等6名士兵骨干入党仪式。宣誓仪式结束后,毛泽东指示各连党代表抓紧发展党员,要象今天这样,举行新党员宣誓仪式,尽快在各个连队建立党支部。当晚,党员最多的一营二连率先成立了党支部。随后,其他连也相继建立了党的支部。至此,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重要决策在水口得以实施。


二、基本情况
叶家祠位于炎陵县城南29公里的水口镇水南村,系清代江南民居建筑,坐南朝北,砖木结构,硬山顶,小青瓦屋面,屋脊由瓦叠堆而成,屋脊正中有一葫芦顶,屋脊两端稍稍翘起。
叶家祠建筑面积196.25㎡。中间为主体建筑,灰色墙面,面阔三间,进深二间,大门门楣上悬挂当年在此入党宣誓、时任南京军区副政委的赖毅将军所题“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”匾额。进门大厅开辟了辅助陈列,陈列了部分照片和文物。门两侧各嵌大理石质标志说明碑。左右为侧屋、杂屋,比中间房屋略矮,均为白色墙面。左侧面阔一间,右侧由前后小厅屋、两间房和花池组成。后厅阁楼即当年毛泽东带领新党员宣誓的地方,复原陈列了当年的场景。

红色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