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前海

全国统一查询热线400-004-8161

邮件:service@getyougo.com


【炎陵名人】现代教育家何炳麟

 何炳麟(1877—1966),别号迥程,湖南省炎陵县中村乡龙潭村人。岳云中学创始人,教育家。1877年6月27日出生于酃县中村乡一个乡村教师家庭。先后在父亲执教的蒙馆和县城梅岗书院求学。1902年入城南书院(次年改为湖南师范馆),1903年8月考取官费留日生,进入日本东京工业学校电气科学习。1908年10月回到长沙,先后应聘湖南高等实业学堂、省立优级师范、省立第一师范。在一师期间,曾任过毛泽东的数学老师。他编写的《几何图学教科书》为长沙各中学采用,被誉为“湖南制图教学的开山祖

 何炳麟认为:欲兴国邦,必兴科学;欲兴科学,必先育人。1909年2月,何炳麟邀集名士筹资创办南路公学,1912年出任校长。1914年更名湖南私立岳云中学。1938年夏因日军进逼,学校迁南岳衡山。

 1912年,何提出“聘请好教员,招收好学生,办成好学校”的办学目标。湖湘名师何叔衡、徐特立等先后受聘。1918年又提出“勤、恪、忠、毅“四字校训,以培养学生耐劳、守法、服务、向上的品德。何炳麟利用社会资助招收免费生,使家境贫寒而品学兼优的青年得以入读。

 学校有严格的规定,学生操行为丁等的勒令退学。数学、体育有一科不及格的留级。他的义子旷课超过18课时,何亲书布告除名。

 “办学敛钱,天诛地灭;误人子弟,男盗女娼。”这是他的治校箴言。1931年,校董会决议给校长每月40元办公费,何分文不取。1933年经多次催促,他将这笔钱取出存作学校百年基金。他任校长40余年,不仅没有添置一点家业,反而把祖上三十多石田租捐给家乡的龙门学校。

 何炳麟对教育进行了不断的改革,有些改革还是全国首创。办学之初,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体育不及格者不能升级或毕业。此规定比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同样规定早10年。1917年,何纳百家高论,率先试行三三分段制,全国各地先后采用,相沿至今。1921年,何炳麟不畏人言,吸纳被福湘、周南两女中除名的进步学生杨开慧、蒋玮(丁玲)等6人入学,开长沙男女同校风气之先,全国学界一时轰动。

 何炳麟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,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基础教育的奠基人之一。

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。岳云中学开办以来,培养了大批社会英才。著名革命烈士何孟雄、杨开慧,红十三军政委潘心源,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邓华,中组部原常务副部长李锐,文学家丁玲,音乐家贺绿汀,国民党中央考纪委员会副主任马鹤凌(今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父亲),国民党第九团司令廖耀湘,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刘咏尧等均是其中翘楚。


毛泽东会见恩师何炳麟(版画)

 1958年冬,何炳麟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。1959年426日,在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何炳麟受到毛泽东单独会见,毛泽东称赞昔日的恩师“桃李满天下,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”

 1966年10月2日在长沙病逝,享年90岁。